中皖食讯-让政策有温度,让美食有态度!  

当前位置:首页 >> 深度报道
  深度报道
智慧监管平台全域覆盖 便携式执法设备动态补位 安徽芜湖双重技术监管体系成型
发布时间:2025-05-21  阅读:5次

      安徽省芜湖市市场监管局日前在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检查时,通过便携式智能视频分析执法箱对酒店历史视频进行食品安全AI分析,发现镜湖区某餐饮店后厨存在未保持生产经营场所环境整洁、垃圾桶未加盖的行为。经便携式智能视频分析执法箱AI抓拍的违法行为照片推送,该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三条第一款中的规定。镜湖区市场监管局对于违反上述规定的某餐饮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六条第一款第(十三)项的规定,责令限期改正,并给予警告。此次执法行动,标志着芜湖市“智慧监管平台全域覆盖+便携式执法设备动态补位”的双重技术监管体系正式成型。

两项技术深度融合 破解监管难点

  建成固定式“互联网+明厨亮灶”平台,破解全天候监管难点。2024年,芜湖市建成市级“食品综合监管平台”,联动镜湖区、繁昌区、南陵县3个区级子平台指挥中心,构建“辖区—片区—社区”三级监管网络。系统通过AI智能分析、物联感知等技术,对后厨操作人员未戴口罩、垃圾桶未封闭、活鼠活动等12类风险行为实时抓拍预警,并同步推送至监管部门和餐饮单位。同时还能通过物联设备对其后厨冰箱、专间存储温湿度、餐具消毒、紫外线灯消毒等信息实时监测及预警。

  以芜湖古城“食安安徽”示范街区为例,87家餐饮单位后厨摄像头与街区“食安共治触摸屏”互联,公众可随时查看证照信息、后厨实况,街区管理方与市场监管部门则通过指挥中心对食材存储、加工流程等关键环节24小时远程管控,形成“街区管理方+商家+监管部门+公众”四方共治新模式。目前,镜湖区的子平台已接入养老机构食堂及商场广场等344家重点单位,累计上报数据2.3万余条,AI识别发现问题37607项,已全部完成整改闭环。

  引入便携式执法箱,破解动态场景监管“时差”难点。针对重大活动保障、专项检查以及未接入“互联网+明厨亮灶”的餐饮店等动态监管场景,芜湖市市场监管局创新引入2台便携式智能视频分析执法箱,搭载7类AI算法,破解三大难题:一是破解效率难题,传统人工回溯视频需数小时,执法箱实时分析仅需5分钟;二是破解精准难题,AI算法识别准确率达98%,规避人工巡查视觉疲劳导致的疏漏;三是破解留痕难题,自动生成含时间戳、行为标签的取证视频链,确保执法全过程可追溯。

  以此次镜湖区案件为例,执法人员在专项检查中携带设备接入餐饮店监控系统,AI立即标记出视频中1次未戴口罩、4次垃圾桶未加盖行为,系统同步生成分析报告推送给镜湖区市场监管局,较传统模式取证时间缩短80%。

食安法条“穿透式”落地 重塑监管逻辑

  餐饮店后厨垃圾桶未加盖的后果可能会导致食品污染、垃圾溢出、异味扩散。本案中,针对涉事餐饮店的违法违规行为,镜湖区市场监管局开出“警告+限期整改”组合罚单,并通过智慧平台对整改过程进行视频复查,形成“智能发现—依法处置—数字跟踪”闭环。同时,双重技术重塑监管逻辑,凸显三大创新价值。

  监管效率几何级提升。一是通过区级子平台指挥中心实现“1名监管员同时巡查100家后厨”,人力成本下降70%。2024年以来,发现餐饮店健康证预警问题13项,物联监测发现问题16项,均远程及时提醒,全部整改完毕。二是通过便携式执法箱使食品安全检查、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响应速度从4小时压缩至30分钟,同时通过便携式设备的视频回溯检查功能可以有效发现并指导餐饮单位员工改正违规行为,有效防范重大活动及日常操作中的食品安全人为风险。2024年双重技术已护航12场重大活动。

  为食品安全“综合查一次”建设探索新方向。通过“智慧监管+数据预警+整改闭环”的非现场监管模式,一方面监管质效大大提升,减少了执法人员不足等问题,通过早起预警,将发现的小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到位,避免出现大问题,另一方面又大大减少了入企检查次数,减少对企业的打扰,监管过程全程留痕、公开透明,在食品安全领域实现“无事不扰、高效监管”。

  社会共治深度激活。公众通过街区触摸屏参与监督,2024年累计触发公众“一键查看后厨”1327次;餐饮单位违规行为自查效率明显提升,商户自律意识显著增强。(中皖食讯


  • 邮箱:cnfood@foodah.cn

    地址:合肥市蜀山区长江西路551号鼎鑫BOSS808室

  • 微信

    公众号

    微信

保存图片,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wx8888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